【PM讀書會】多元獲利模式大全:從「一次性賣斷」到「錢不斷流進來」的獲利倍增策略

作者以三十種商業模式、三大計費觀點為基礎,融合出八種「獲利邏輯」,引導讀者理解轉型獲利機制,進而自訂出適合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本書作者川上昌直,日本兵庫縣立大學國際商經學部教授,專長為商業模式和獲利。將「可在現場使用的商業模式」加以系統化,並在真實企業中進行「臨床」的實踐型學者。

作者以三十種商業模式、三大計費觀點為基礎,融合出八種「獲利邏輯」,引導讀者理解轉型獲利機制,進而自訂出適合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價值創造 vs 價值獲取

企業透過價值創造(value creation),為顧客創造價值;透過價值獲取(value capture),來創造利潤。

一直以來,幾乎所有企業都是以「價值創造創新」為目標。也因為過去順風順水的年代,只要能夠持續不斷地幫顧客創造價值,自然能帶來豐沛的收入與利潤因此,多數企業寧願把經營重點放在價值創造上,作者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價值創造的心理障礙」——企業認為事業發展自始至終就只需要仰賴「價值創造」,因此僅須重視剩餘的「利潤」,並對此深信不疑。

圖片來源:PM Tone 產品通

然而,傳統的價值創造,不見得一定能創造利潤。在這種情況下,若要創造利潤,勢必連同價值獲取也一併改革。價值創造可以創新,同樣地價值獲取應該也有值得稱為創新的元素,本書將其稱之為「獲利創新」。

企業可藉由獲利創新,開創出傳統框架無法定義的創新事業,進而賺得比以往更豐厚的利潤。

營收來源多樣化

製造業和銷售業者對產品念茲在茲,把主軸放在產品上。對於在生產、銷售第一線的基層而言,從現有產品出發思考「能否讓營收來源多樣化」,嘗試從產品中挖掘收費點,應該是蠻有效的做法。

不過,這個方法遲早會走到盡頭。企業再怎麼努力想從產品周邊找出收費點,找到的恐怕都是早已嘗試過的項目。尤其是那些以往做過許多努力的企業,更會陷入「很難發現全新收費點」的困境。

因此,想更廣泛的找尋收費點,就要借重延伸概念——「收費對象」和「收費時機」的力量。

第一個延伸概念是「收費對象」的觀點。收費對象不只包括現有的付費者,還未來可能付費的潛在付費者。換言之,我們要思考的,就是還能再向哪些對象收費。

第二個延伸概念則是「收費時機」的觀點。企業該在什麼時機向付費者請款,是探討收費時的重點。有時在成交當下請款,有時是經過時間的醞釀,成交後才逐步收費。製造業、銷售業的公司,多半下意識的認為成交就該收費,所以不太考慮收費時機。

對企業而言,妥善運用收費時機的延伸概念,有助於發掘以往不曾體驗過的收費點。

結語

本書在閱讀上有一定的難度,有商業模式或經營管理的經理人,相信可以提升關於企業產品服務更多元化的獲利來源。無論你是老闆,還是專業經理人;無論你身處傳產或科技業,都需要在時代的更迭下,隨公司、技術的發展,導入新觀念。作者提出的八種「獲利邏輯」,結合三十種商業模式型態,對於企業啟動商業模式轉型必能達到創新的目標。

歡迎加入「產品學院」,獲取更多知識內容(完整簡報檔及心智圖)

產品學院為【PM Tone 產品通】 旗下的《知識庫》社群網站,內容涵蓋各種PM(產品經理、專案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行銷經理等)所需要精進及累積的軟技能(如:讀書會知識分享)與硬實力(如:產品開發流程或個案討論)。

本文作者:PM大叔

資料來源:本內容摘錄於《多元獲利模式大全》部分內容

主圖來源: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

內文圖片:作者整理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列印
Gary Hsia (夏松明)

Gary Hsia (夏松明)

夏松明(PM大叔):產品管理專家,企業數位轉型輔導顧問,FB「產品經理菁英會」社團創辦人,PM Tone | 產品通 產品經理知識社群網站 站長,目前從事顧問諮詢及培訓講師一職,主要以企業培訓及輔導企業產品開發、經營管理及業務行銷等顧問講師工作。 同時擁有「PMP國際專案管理師證照」、「WBSA高階策劃師認證」及「NPDP新產品開發專業證照」,也受邀至企業內部、大專院校授課並擔任公開班講師,是業界少數具備「經營管理」、「新產品開發」與「品牌行銷」等專業領域的資深顧問。

延伸閱讀

想獲取更多優質內容

線上課程、PPT簡報、心智圖、音頻等知識,歡迎加入「產品學院」
產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