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一款多數人會喜歡也愛用的產品」!
相信這是所有產品經理心目中最至高無上的願景,如果有產品經理界的奧斯卡獎,必然是呼聲最高的得獎者。然而,想達到上述的願景目標,就如同很多著名的演員,可能演了一輩子戲,還拿不到一座奧斯卡獎一樣有難度。筆者以為,雖然目標有難度,但也並非全然沒方法—「先從小做起,先為這產品製作出一款最簡化版本。」,這種概念就稱之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一詞的概念是由Eric Ries在《The Lean Startup》一書中所提出,意即「最精簡可行產品」:用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以滿足市場上的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
過去一般公司的做法都是先把產品做出來後就直接推向市場進行銷售,這樣的情況會產生兩種結果:第一,銷售狀況大賣;第二,銷售反應不佳。筆者的經驗都是後者發生的情形居多。原因道理也很容易理解—「該產品是顧客真正需要的嗎?還是公司內部自己想像出來的呢?」要能回答這些問題,最佳的做法就是—「用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也就是「MVP」。
MVP四要領:Who、What、How、How much
那麼,產品經理要如何快速打造MVP?依筆者之見,須做好以下關鍵四步驟:
一、Who:誰在使用我的產品?
產品經理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專家,由這群專家所設計出的產品一定很完美,但為何還需要讓一般消費大眾使用測試呢?他們懂嗎?這是很常被問的問題,而這正是最重要的—「如果真正使用的人不懂,那他們為什麼需要這項產品?」。雖然專家具備專業知識技能,能夠運用工具做出好設計,但專家永遠不會了解使用者會如何操作以及產生什麼反應。因此,使用者的回饋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資訊。試著讓使用者介紹、解釋產品功能,以剖析他們眼中的產品形象。
二、What:建立一份使用者需求清單
知道真正的使用者是誰之後,接下來產品經理要做的事就是—「了解該產品對使用者的價值為何?是解決了其哪些方面的問題?或是滿足其哪方面的利益?」將這些使用者的情境建立一份需求清單,並按照其對顧客的重要性加以排序,接著,就可以開始開發一款「最精簡可行產品」。
三、How:創造使用者歡愉的體驗設計
也許有產品經理馬上聯想到UI(User Interface)設計,但如果是一款沒有UI的產品呢?例如:某些公司的產品只提供API,API的串接或是說明文件是否清晰也和體驗設計有關連呢?因此,如何讓使用者能夠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是歡愉且順暢將是該產品是否能成功上市的重要關鍵之一。
四、How much:降低使用者對產品的學習成本
多數產品包裝已逐漸不提供厚厚一本的產品使用說明書(即使有,也會盡量精簡),取而代之的是透過網上教學或是其他使用者的經驗分享。此外,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也在改變—直接動手把玩產品,而非先看使用說明書。對產品經理來說,如果產品不是足夠直觀、足夠簡單的話,自然無法降低使用者對產品的學習成本,那麼,最棒的使用者體驗也就無從談起。
結語
面對互聯網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更迭,如何將新產品快速推向市場,已成為企業維持其市場競爭地位的重要課題。對產品經理來說,首先,必須先為即將上市的產品快速打造出一款「MVP」的版本,其次,邀請使用者對此「MVP」進行體驗後,最後,蒐集回饋—「產品哪裡做得好?哪裡可以繼續優化?還需要加入哪些功能?…」。產品經理唯有不斷地從使用者回饋當中去調整產品設計及功能需求,才有機會「做出一款多數人會喜歡也愛用的產品」!
圖片來源:Visualhunt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