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小就是個「棒球癡、棒球迷、棒球狂…」!「一天沒看棒球,好像就著了魔,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
棒球比賽是個講求團隊合作、專業分工的運動賽事。有人認為”打擊”重要,只要想辦法多得分,自然能贏得最後勝利;也有人覺得”防守”才是關鍵,只要守備滴水不漏,盡量降低失誤率,最終的贏面肯定較大。
對應到新產品開發流程來看,筆者以為,產品經理的角色就如同棒球比賽的『投手』,角色不同,自然被賦予的任務也不同,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帶領球隊能夠贏得比賽,也就等同引領新產品團隊邁向成功。
PM三大類型
一般來說,棒球比賽的『投手』大致上可分為『先發』、『中繼』及『後援』三大類型,筆者嘗試將其對應到產品經理在不同階段所應扮演的角色,並說明如下:
- 先發投手
要能扛下一場比賽的先發投手,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要想辦法『吃局數』,要針對對手的每一位打者的優缺點進行配球,想辦法讓打者『出局』—三振、高飛球、滾地球…,充分信任你的隊友能共同完成比賽,爭取勝利。
對應到新產品開發流程來看,筆者以為,要能擔任先發投手的產品經理,至少得有3-5年的PM經驗,前兩年可以從小聯盟(PM助理)開始歷練…,此外,還需具備以下條件:
(1).洞察市場趨勢:如:全壘打的比率增加、天候不佳造成場地濕滑…等。
(2).競爭對手分析:如:打擊者習性、優缺點…等。
(3).加強學習能力:未上場時可以觀察場上球員動態,並加以筆記,做為下次上場時的參考數據。
- 中繼投手
大多時候中繼投手的角色很容易被忽略掉,原因就在於:如果先發投手表現稱職(如:吃的局數夠長或是完投…),可能會用不到中繼投手;如果是球隊贏了比賽,最大的光環也會是在先發投手或是表現傑出的打擊手身上。不過,棒球比賽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先發投手有可能隨時出狀況,此時的中繼投手就必須承擔原本先發投手的角色,而通常此時的氛圍都是球隊居於下風,內心所承受的壓力肯定要超過先發投手。因此,中繼投手的任務對於領先隊來講,就是保持領先優勢到後援投手上來;對於落後隊伍來講,就是力保不失分然後等待隊友進攻扳回劣勢。
對應到新產品開發流程來看,筆者以為,要能擔任中繼投手的產品經理,至少得有5-8年的PM經驗,必須有擔任先發投手的特質…此外,還需具備以下條件:
(1).邏輯分析能力:如:打者前幾次揮擊的手感、落點…。
(2).危機處理能力:如:如何抓出局數、降低失分…。
(3).專注思考能力:由於中繼投手上場時間短,因此必須更專注於投打之間的對戰,一旦分心,很容易一個失投球就改變戰局。
- 後援投手
後援投手上場的時機,通常是在球隊最關鍵的時刻(如:比賽勝負只有一分差),也是危機最大的場面,此時,後援投手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要想辦法『守住勝利』。不過,我們也常看到有些後援投手是提著”汽油桶”上場,而讓球隊失去勝利。一般來說,球隊對於後援投手的條件都滿類似的,球種多、球速快、經驗豐富、抗壓性強…等。
對應到新產品開發流程來看,筆者以為,要能擔任後援投手的產品經理,至少得有10年以上的PM經驗,對於先發、中繼投手的角色都要能充分理解與掌握…此外,還需具備以下條件:
(1).溝通協調能力:透過暗號、眼神,想辦法安定軍心、讓隊友免於緊張。
(2).積極主動能力:主動協助隊友化解危機。
(3).壓力承受能力:好的救援投手,經常要面臨很麻煩的局面,稍不小心就會救援失敗,所以心臟強是必備的條件。容易患得患失或是得失心太高的選手,就不適合當救援投手。
結語
對產品經理來說,無論是擔任『先發』、『中繼』及『後援』投手,都必須扮演好該位置的角色,方能帶領新產品團隊完成公司所交付的任務。
一場比賽的勝負,總教練的指揮調度非常關鍵,過去經常見到在一個球季當中,先發轉後援、後援轉先發…,也許是球隊為了迎取勝利所採取的必要手段,但頻繁的調動,有時反而會讓球員身心俱疲,遭致反效果。對企業高層或老板來說,在每一個新產品開發專案當中,必須要能充份審視公司產品組合現況,並挑選適合的產品經理上場,方能為新產品打下勝利的基石。
圖片來源:Visualhunt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