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做產品經理,大多是有名無權,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這些「大PM」(高層主管、利害關係人及老闆)們經常會給產品許多「意見」(需求),如果是在專案範疇之內的些微調整,也許不致影響到產品進程;但如果是超出範疇,那又該怎辦呢?又或者A高層與B高層的看法相左,這時產品經理又該如何面對與處理呢?
產品經理的窘境
筆者過去在擔任某項新產品開發專案時,就曾面臨到如此情境:
A君是公司的副總,手上的業績佔了公司營收的七成。因此在公司可謂「走路有風」,相關單位都敬畏三分,更別說是尚未賺錢的新事業單位,常常會給予相當多的「指導」…
B君是公司的外包商老板,年輕有為,期望該專案能帶領其公司一飛沖天。唯個性較直接,容易產生言語誤會…
筆者的角色是新事業的最高主管(與A君屬於平行單位),兼負起新產品專案的成敗,在幾次的新產品會議上,A君不僅會拋出許多「意見」,也會扮演「消費者」的角色,不斷地「找麻煩」,團隊同仁經常是難以招架(畢竟A君是高層主管),更遑論是外包商的夥伴,B君身為外包商老板,自然是「孰可忍、孰不可忍」,面對A君不合理的要求,終究在會議上與A君拍桌叫罵,A君挾公司優勢,以拒付開發費用作為懲罰,B君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遂用訴諸法律來回應…眼看問題有繼續擴大的態勢,身兼產品經裡的我,當然是責無旁貸必須得居間協調…
相信此情此景應該是很多產品經理內心的共同痛楚:遇到過大、小老闆針對產品提需求,就算明顯不可能、不合理的需求,也幾乎沒法反駁,只能聽命計從、安排開發。
「大PM」也是使用者
其實老闆有老闆的視野,有他獨特的資訊和經驗,還有他的權利。老闆的需求肯定要聽的,老闆也是使用者之一,他的需求也是使用者需求,只要不是聽到誰誰誰說的或是競爭對手有啥功能,就直接將其當成產品需求。
老闆既然是潛在的客戶之一,是以要如何解讀或聽懂客戶的需求,那又是一門學問了。必須得從老闆這裡深入的去理解他的需求來自哪裡?是基於什麼樣的場景和什麼樣的使用者,有沒有具體的實例可以參考。
面對這樣的情況,筆者建議可以考慮運用“R.A.C.E.”4步驟來解讀老闆的需求:
1.Research(蒐集資料):盡可能地去Google相關訊息,也可以用問的。記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事情都有些前因後果及蛛絲馬跡。
2.Analysis(分析資料):將蒐集的資料進行統整分析,有助於重新提出計劃及建議。
3.Communication(溝通討論):嘗試運用分析後的結果和高層主管或老闆溝通,或是透過新產品團隊一起腦力激盪、集思廣益。
4.Evaluation(執行評估):參與執行,並向老闆報告評估效果。
結語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老闆的需求大部分都是合理的,只是優先順序可能沒有那麼高,適度地採取迂迴戰術,讓老闆知道現階段的情況為何?也許下個階段改版時再來考慮該需求,以時間來換取空間。再來就是事前及事後的溝通更是重要:如果能夠先行一步蒐集所有利害關係人及高層或老闆的想法,想辦法得到他們的Buy-in,相信在新產品開發的進程上會助益不少。
圖片來源:Visualhunt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