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9】「集中火力計」:專精者模式— 聚焦於整體價值鏈中的某一項價值創造活動

有些企業選擇聚焦於整個價值鏈當中的某一項價值創造活動,成為 know-how 的專精者,以服務不同產業與市場的外包需求,稱之為「專精者模式」。

專精者模式(Layer Player Business Model)的商業邏輯

價值鏈一直是企業獲利的探討重點,有些企業採取有效控制整體價值鏈,以降低 交易成本,提高價值鏈的規模與效率,這一類商業模式稱為「價值鏈整合者模式」,相對於此,有些企業則選擇聚焦於整個價值鏈當中的某一項價值創造活動,成為 know-how 的專精者,以服務不同產業與市場的外包需求,稱之為「專精者模式」,服務的對象是那些擅長組織價值鏈,將多數價值鏈活動外包給專業公司的 「指揮家模式」企業。這三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建構了錯宗複雜的價值鏈面貌。

之所以被稱為「專精者模式」,是因為這一類企業努力專精在價值鏈中的特定環節,並致力於擴大規模經濟,以從中獲利。這類公司雖然只掌握價值鏈中的一環,卻因其對價值鏈活動的鑽研,建立無可取代的地位,也成為「指揮家模式」企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合作夥伴。隨著價值鏈活動的發展,可複製服務內容對不同產業提供專業服務,因此擴大經濟規模。

「專精者模式」的發展背景與1970年代企業為提高效能及成本優勢,而大量精簡化價值鏈的趨勢密不可分,因此出現了外包需求,也造就了「專精者模式」市場。採取「專精者模式」的企業在某價值鏈活動的表現上極為突出,如印度的威普羅科技(Wipro Technologies),為顧客提供專業的IT方案;又如以資訊隱私權管理見長的TRUSTe,服務項目包括網站的聲譽管理、隱私政策、供應商評價和消費者隱私的爭議解決等,為三千五百多個網站提供認證,顧客群包括IBM、Intuit、eBay、雅虎、臉書、微軟、蘋果、甲骨文等知名公司。

簡而言之,「專精者模式」是基於「指揮家模式」立場而言的一種商業模式,其必要條件在於:專精於單一價值鏈活動,提供深度專業服務、擴大經濟規模。

案例剖析:DHL(International GmbH.)

網際網路串起無國界的時代,國際物流無疑是全球化趨勢幕後一大推手,DHL 就是當中首屈一指的國際物流服務公司。創立於1969年的 DHL,公司名稱是由三位創辦人姓氏的首字母組合而成(Dalsey, Hillblom and Lynn),事業剛起步時,三位創辦人自己搭乘飛機來往於舊金山和檀香山之間運送裝運發票(shipping invoice),以期在貨物抵達之前進行貨物清關,從而大幅縮短在港口的等待時間,也就此開啓物流新扉頁。

2002年,DHL由德國郵政持有100%股份,隔年,德國郵政將旗下所有的快遞和物流業務,包括DHL、丹沙公司(Danzas)以及歐洲快遞公司,整合為單一品牌:DHL,正式啓動DHL掌控全球物流業務的年代。

DHL 強大的關鍵資源與能力

迄今,DHL服務全球220多個國家,設有超过450個轉運中心、倉庫和集散中心,另有240個港口、420架飛機、76,200部作業車輛,員工超过28萬人,每年處理的物流件數逾15億件。如此龐大的業務量都要歸功於DHL擁有一套完備的訊息系統,達成IT全球統一管理、無縫接軌與資源共享的目的。

這套強大的IT系統遍佈在DHL全球六十多個數據中心,透過「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讓系統與海關對接,使得進口貨件在航班落地前就完成清關,出口貨件在飛機起飛前就完成清關,大幅縮短清關與轉運時間。對顧客而言,「自助快件管理工具」可透過不同的終端,讓顧客藉由不同裝置設備即時查詢貨物處理進度。除此之外,DHL透過包機、租賃以及與航空公司進行策略聯盟,建立強大的運輸系統,藉此根據客戶需要,更靈活提供實時實地的合宜服務。

DHL 能夠穩站市場龍頭老大的地位,非浪得虛名,成功關鍵就在於其縝密精細的IT系統及強大的運輸力,為顧客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以及量身訂製的物流解決方案,方能成就「專精者模式」。

應用要領

本文曾提及,「專精者模式」是相對於「指揮家模式」而言的一種商業模式,但究其本身,相當倚賴IT系統的運作,方能架構資訊網絡,串起各方最即時的需求,特別是如DHL這類的物流業者。

換言之,採取此模式的企業需要能夠洞悉並深掘價值鏈中某一環節的需求,然後開發創新價值,此意謂著建制IT等相關設備的專業技術與龐大成本,方能成為顧客無可替代的關鍵夥伴。而好處就是,一旦建立模式,即可無限複製與其他產業間的合作,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進深思考

若欲採取「專精者模式」,你對某產業整體價值鏈熟悉嗎?你有什麼關鍵資源足以推動價值鏈中某環節的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是,你有這樣厚實的成本基礎嗎?切記,所有商業活動都立基於整體價值鏈彼此無間的合作關係,重要的是依據企業的關鍵能力/資源,在市場中選擇最有力、最具競爭性的策略性定位,為顧客提供最專業、最能符合其需求的商品/服務。

本文作者:鄭沂珊

文章出處:創新未來學校

課程參考:商業模式創新36計實務Workshop

主圖來源:Visualhunt.com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列印
編輯嚴選

編輯嚴選

我們是網站的小小編輯群 專門負責挑選、刊登好文章 歡迎部落客、寫手們投稿至 editor@pmtone.co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