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吉姆.范德海(Jim VandeHei)、麥克.艾倫(Mike Allen)、羅伊.史瓦茲(Roy Schwartz) 三位服務媒體新聞界的資深老手所撰寫的一套數位時代的寫作聖經–手把手教你抓住溝通要訣,運用文字、表情符號、排版技巧,讓你的文字成為讀者眼中唯一的焦點。
他們發展出一套新的寫作模式,並成立了Axios 新聞平台,立志用「少即是多」的精神停止浪費大眾時間,解救讀者脫離文字苦海。
什麼是「聰明簡潔溝通法」(Smart Brevity)
指的是在混亂的數位世界中創建、共享和消費資訊的更好方式。同時也這是溝通有效性的公式。
四個核心
1.強大的「引子」(tease)
無論是寫推文、新聞標題或電郵主旨,你需要六個有利的字(或者更少),把讀者的注意力從Tinder或TikTok上搶過來。
2.有力的開場,也就是「導言」(tede)
開場白應該最令人難忘—告訴我一件我不知道、想知道、應該知道的事。這句話要盡量直接、簡短、犀利。
3.背景脈絡,也就是「為什麼重要」
每個人專精的領域很少,甚至覺得丟臉而不敢發問,但是我們幾乎總是需要對方說明,你提出的新事實、構想或觀念為什麼重要?
4.給讀者選擇,讓他們可以「了解更多」
不要強迫別人接收過多資訊,讓讀者自己決定。不管你要說什麼,都要試者在手機的一頁畫面中完成以上所有事項。
「聰明簡潔溝通法」公式
1.Be worthy of THEIR TIME: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值得讀者付出時間。
2.Grab them HEADLINE:簡潔又能抓得住讀者的標題。
3.Start ONE BIG THING:說明你希望讀者知道的一件大事。
4.Explain why it MATTERS:解釋這件事為什麼對讀者很重要。
5.Options to go DEEPER:提供深入了解的選項,如果讀者需要。
6.Use just the RIGHT WORDS:只使用有力(生動、具體)的詞彙。
7.Include VISUALS:加上視覺效果。
這裡,筆者以過去寫過的文章來套用一下
1.顯著的標題
為何台灣不需要產品經理
2.有力的開場
轉型迫在眉睫:不能只有呼口號
企業經營的思維仍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勝利方程式,現今的情況猶如「溫水煮青蛙」,最終的結果就是業績一瀉千里,裁員、減資之聲不絕於耳。
3.為什麼重要
調查顯示,2022年產品經理的基本年薪約12萬美元,升遷後更能達到20萬美元以上。
截至2020年為止,中國大陸產品經理約莫有百萬的人力需求缺口。
產品經理在美中等強國的人力市場中不僅是求才若渴,更是企業組織當中不可或缺的要角之一,但為何偏偏只有台灣不需要呢?
4.深入了解
台灣不需要產品經理的三大原因
第一、老闆就是最大的產品經理
第二、缺乏互聯網思維的產品開發
第三、產官學的鏈接失調
現在換你來試試看吧
本文作者:PM大叔
資料來源:本內容摘錄於《聰明簡潔的溝通》部分內容
主圖來源: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內文圖片:作者整理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