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22】跨國新產品開發實戰分享

本次【產品經理菁英會社團暨PM Tone產品通】的分享主題將聚焦於【外商產品經理的職場經驗分享】,邀請到是擁有18年外商工作經驗,同時也是產品開發6 Sigma黑帶高手的前 Honeywell 亞太區產品行銷經理陳俊良(Jason)來和大家談談「跨國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策略與管理實務」,分享他在Honeywell的新產品開發及管理實務。

俊良前輩把他在 Honeywell 工作18年的經驗,化成一篇篇故事,道盡如何把產品從0到1打造出來。


1997年,俊良前輩開始在Honeywell工作。這18年來,他曾經遇過自己所負責的產品雖然賣得好,但自己所待的部門被撤,而離開了公司;可是,又被人事召回去工作。在2004年3月15日,再次被召回去,就開始擔任Honeywell亞太區產品經理,這段期間,一直負責不同產品及管理亞太區域。

俊良前輩提到,2003年遇到香港SASS事件,香港醫院急需有清淨機可以適用於負壓病房。當時,他花了十天,開發專屬清淨機給香港醫院使用。這個案例,俊良前輩告訴大家,沒有完美的產品,但需要掌握 CTQ (critial-to-quality)原則,就是滿足客戶的真正需求。

此外,俊良前輩講了兩個案例,強調「Customer marketing」重要性。當時的他常常泡在工廠,因為想發掘產品的賣點;銷售產品應該從 Feature 角度 轉化成 「Benefit 角度」,還有就是想辦法讓客戶聽得懂。

制定流程,對公司來說,是有需要的。可是,當你想要改革,這時,關鍵在於「決策」而不是流程,你是否能拋開人情事故作決策。還有,「策略」也是有關,策略偏了,市場進入不對,也是一樣。所以,當公司有流程,接著利用策略為公司做中長期計畫。俊良前輩提到,像華爾街分析師,最想聽到的是,你們公司是如何做未來布局。

到了QA時間,有人提問工業性產品和消費產品的差異,俊良前輩表示,較大的差異在於工業產品只要把功能做好就行;但消費產品比較難搞是非理性需求,消費者對該產品功能以外的需求(如:外型)。也有人問若是自己無權力,但因專案需要跨部門/團隊合作,如何溝通協調。俊良前輩表示,只能不斷的磨鍊,才能從中找到適合的方法,因為每家公司是不同,沒有標準做法。還有一點,就是靠你自己的Leadership Skill。

最後,俊良前輩用「成事在人」作總結。成事在於自己,在於你如何妥善運用資源,把事情做好。


《簡報下載》

文字編輯:Ruby Syu

資料來源:產品經理菁英會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列印
編輯嚴選

編輯嚴選

我們是網站的小小編輯群 專門負責挑選、刊登好文章 歡迎部落客、寫手們投稿至 editor@pmtone.co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