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設計】IKEA effect(宜家效應)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研究發現,人們對自己製造或參與製造的物品會抱有更多好感,且在製造的過程中投入的感情越多,物品對製造者的意義就越大。

三分鐘讓您快速了解一個PM專有名詞及術語,歡迎收聽產品學院「術語通」單元。


說到宜家(IKEA),大家一定不陌生,或許你也曾經購買過宜家 的產品。當我們購買宜家產品並費了一番心血組裝了之後,看到像模像樣的成果,頓時滿滿的成就感。這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其實「宜家效應 (IKEA effect)」 已經悄悄在你身上產生了。

源起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研究發現,人們對自己製造或參與製造的物品會抱有更多好感,且在製造的過程中投入的感情越多,物品對製造者的意義就越大

舉例來說,你在宜家買螺絲和木板等材料,回家後組裝成了一個鞋架。這鞋架也許不完美,但你對它的喜愛很可能超過昂貴的成品傢具。因為製造組裝鞋架的過程中,你投入了勞動,並因此對該物品產生了依戀。

圖片來源 : UX Collective

由於在宜家買的東西都要自己安裝,付出時間和勞動,因此,這種行為被稱作「宜家效應 (IKEA effect)」 。

宜家效應 vs 產品設計

對應到新產品開發來說,宜家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產品的實際意義和感知價值,增強用戶和產品之間的聯繫。

那麼是不是僅僅讓用戶參與其中就可以產生宜家效應了呢?當然不是。根據研究顯示,宜家效應會在用戶完成任務或完成產品時出現,如果產品在組裝後立即拆卸,效果會丟失。由此可見,該效應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產生的。然而,如果目標任務遙不可及,用戶可能就此望而卻步。正如Anton NikolovDesign Principle Ikea Effect文中提出的,低投入,高貢獻度價值,高回報的任務才能夠讓用戶產生宜家效應。

圖片來源: UX Collective

以上是今天針對IKEA effect(宜家效應)的解說,如果想獲取更多知識內容,歡迎加入我們的產品學院。「術語通」,我們下次見。

歡迎加入「產品學院」,獲取更多知識內容(專有名詞及術語)

產品學院為【PM Tone 產品通】 旗下的《知識庫》社群網站,內容涵蓋各種PM(產品經理、專案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行銷經理等)所需要精進及累積的軟技能(如:讀書會知識分享)與硬實力(如:產品開發流程或個案討論)。

本文作者:PM大叔

圖片來源:Visualhunt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列印
編輯嚴選

編輯嚴選

我們是網站的小小編輯群 專門負責挑選、刊登好文章 歡迎部落客、寫手們投稿至 editor@pmtone.com

延伸閱讀